
小孩牙齒黑黑刷不掉怎麼辦?醫師說明牙齒變黑原因與處理
2024 年 11 月 8 日
兒童專科與一般門診的差別?為何要專門設立兒童牙科?
2024 年 12 月 2 日很多家長問:小孩那麼不配合,有辦法做牙齒治療嗎?其實幫不配合的小朋友治療牙齒,就是兒童牙科醫師的日常。
看牙醫本來就是件令人害怕的事,何況是小朋友。因此,小朋友看牙,更應該找兒童牙科。很多家長會問我們:小朋友那麼不配合,你們有辦法做牙齒治療嗎?其實幫不配合的小朋友治療牙齒,就是兒童牙科醫師的日常。
第一招 行為管理
行為管理(Behavior management)原本就是兒童牙科醫師在受訓過程中,重要的一門課題。有效的行為管理,是先了解不同年齡層孩子的理解能力,再利用示範補牙步驟、正向鼓勵、消除負面行為等技巧,引導孩子可以遵從牙醫師的指令,順利完成牙齒治療。
家長常常會發現,哭著不肯上診療椅的孩子,怎麼被兒童牙科醫師三言兩語哄騙,就肯張大嘴巴?其實幫孩子看牙,就像對打羽毛球一樣,小朋友從四面八方不同力道打來的球,兒童牙科醫師經過長時間的修煉,就是能抓對角度回拍讓孩子接到好球,醫師與小病患一來一往,慢慢培養出默契愈打愈多拍,愈來愈能配合較長時間的牙科治療。
第二招 肢體束縛
「小朋友,診間冷氣太冷了,醫師阿姨幫你用被被包起來喔。」這是哄小孩的話,其實是小朋友治療時動得太厲害了,醫師、助理、爸爸、媽媽八隻手都抓不住,怕孩子受傷只好用束縛床將小朋友的肢體手腳固定住。
年紀比較小的孩子,就算牙醫百般哄騙,一聽見高速磨牙機的尖銳聲響,還是忍不住手伸過來揮開、身體猛力扭動,所有危險動作都出來了!突然出現的大動作猝不及防,萬一尖銳的器械劃傷,可不是鬧著玩的。因此傳統的方式,就是用束縛帶固定住小朋友的身體,牙醫師扶著孩子的頭部,小心翼翼地進行牙科治療。這種方式多於牙齒緊急外傷處置,或蛀牙顆數少,家長不想用麻醉方式下治療牙齒時採用。但缺點是孩子治療全程都是醒著,哭得滿臉通紅,爸媽看了於心不忍,牙醫師也全身痠痛。